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

21.7 覺知與願望

(1967年 5月 5日)

難道你沒看出來,你所有的苦難都來自於你相信自己一無所能的奇怪 信念嗎? 無助是罪要求的代價。無助是罪的條件,是為了要你取信於它而索求的必要條件。也只有無助的人,才會相信它。只有卑微者才會被浮華誇大所吸引。也只有那些一 開始就認為自己是卑微渺小的人,才看得到浮華誇大的吸引力。對上主之子的背叛,是那些不與他認同的人的防衛方式。你不認同他就是反對他,你不愛他就是攻擊 他,你不保護他的一體性,就是眼見他受到你的攻擊和殺害。

沒有人相信上主之子是無能為力的。那些認為自己是無助的人,必然相信他們不是上 主之子。除了與他為敵,他們還能怎樣? 除了嫉妒和害怕他的力量,他們還能做什麼? 這些就是黑暗之徒:沈默、害怕、孤獨、與世隔絕、深恐上主之子的力量將置他們於死地,只好在一蹶不振之中,勉強支撐著對抗他。他們參與無能為力的隊伍,為 他們的怨恨對他發動復仇之戰,百般刁難他,想要使他淪為一丘之貉。

由於不知道自己與上主之子是一體的,他們不知道所恨的是誰。他們確實是 一支令人悲憫的隊伍,每個成員都有可能攻擊他的兄弟,或將箭頭轉向自己,也有可能記起他們自認為曾經有過的共同目標。那些黑暗之徒,看起來似乎是很忙亂、 喧囂、和強壯。然而,他們不認識自己的敵人,只知道他們恨他。在仇恨中,他們走到同一條路上,但是,並沒有結合在一起。如果他們結合在一起,就不可能會有 仇恨。這群無能為力的烏合之眾,面對真正力量的臨在時,必然潰散。

真正的強者,從不叛逆、背信,因為他們沒有必要夢想獲得權力,也沒有實 現夢想的必要。在夢境之中,烏合之眾如何行動? 無論什麼事都做得出來。你可能看到他們用任何事物攻擊任何人。夢境之中沒有理性。花朵變成毒矛、小孩變成巨人、老鼠做獅子吼,愛也輕易的轉成恨。這不是有 紀律的隊伍,而是瘋人院。看起來像是有計劃的攻擊,其實是一場騷亂。無能之眾確實薄弱,不堪一擊。它既沒有武器,也沒有敵人。

是的,它可 以蹂躪這個世界,尋找出一個敵人。但是,它永遠找不到不存在的東西。是的,它可以夢想自己找到了敵人,但是在它攻擊的時候,它又會轉移方向,立即四處去尋 找另一個敵人,它從來沒有勝利過,並得以歇息。當它四處行動時,它轉而對抗自己,以為瞥見了那喬裝偽善的元凶大敵。這敵人是多麼的詭譎狡詐,變幻莫測,不 可能被認出來!然而,怨恨必須有目標。沒有敵人,就不會相信罪。

相信罪的人,哪敢相信自己沒有敵人? 難道他會承認,沒有人使他陷於無能為力的境況? 理性肯定會叫他,不要再尋找不存在的東西。但首先,他必須願意覺知一個不是肉眼所見的世界。他沒有必要去瞭解,自己如何能夠看到它。也不需要去嘗試。因 為,如果他專注於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,他將只是強調自己的無助,並且讓罪告訴他,他的敵人必定是他自己。讓他只問自己這些問題,這些是他必須作的決定:

我渴望一個由我支配的世界,還是一個我被支使的世界?
我渴望一個我是強而有力的世界,還是一個令我無助的世界?
我是否渴望一個沒有敵人,也無法犯罪的世界?
我是否真的要看那因為是真相,而被我拒絕的一切?

你 已經回答了前三個問題,但還沒有回答最後一個問題。因為,這個問題不同於其它的,似乎更加可怕。然而,理性會向你保證,它們都是一樣的。我們說過,今年所 要強調的是,相同的事物都是千篇一律的。最後的這個問題,的確是你需要作的最後決定,其餘的問題對你已失去了威脅,只有它似乎仍然威脅著你。而這想像中的 差異,證明你的信念:真相也許是你將會面對的敵人。於是,這似乎是你剩餘的最後一線希望,可以找到罪,和不接受力量。

別忘了,選擇真相或 罪、力量或無助,是在選擇攻擊或療癒。因為,療癒來自力量,而攻擊來自無助。對你所攻擊的人,你不會想要去治癒他。而你想要治癒的,必然是你選擇要保護、 免於受到攻擊的人。這決定只是選擇:是要透過肉眼去看他,還是透過真見讓他顯露自性? 這個決定如何導致其效果,不是你的問題。但是,你想要看到什麼,必須是你的選擇。這個課程,講的是因,而不是果。

仔細思考一下,你還沒有 答覆的最後一個問題。讓你的理性告訴你,你必須得回答,而且答案已經在前三題之中。於是,當你看到無論以任何形式呈現的罪的影響時,你就會很清楚,你只需 要簡單的問自己:“這是我要看的嗎?” “這是我要的嗎?” 這是你的決定,這關係著隨後的演變。它與「如何」發生毫不相干,卻與「為何」發生息息相關。你有這個控制權。如果你選擇去看一個沒有敵人的世界,在那裡你 不是無助的,那麽,擁有新的視野的方法自然會賜給你。

(1967年 5月 6日)

為什麼最後的問題如此重要? 理性會告訴你為什麼。除了「時間」的因素之外,這問題與其它三題沒有兩樣。其它的問題,你可以決定了之後又改,改了之後再做決定。但是,真相是恆常不變 的,真相不可能搖擺不定。你能夠渴望一個世界,是由你主導而控制不了你,然後你又改變主意。你能夠渴望以力量來取代你的無助,但是當罪的小小閃光吸引你 時,你就丟棄了這個渴望。你也能夠渴望看到一個無罪的世界,但如果,“敵人" 誘惑你使用肉眼去看世界,你就改變了你的渴望。

就內涵而 言,所有問題都是相同的。每一個問題詢問的都是:你是否願意以聖靈所見的世界取代罪的世界。因為,聖靈的世界正是被罪所否定的。因此,那些著眼於罪的人, 就會眼睜睜的看著真實世界被否定掉。而最後的問題,為你想要看到真實世界的渴望,增加了堅定不移的願望,讓它成為你唯一的渴望。透過對最後的問題的肯定答 覆,你使其它三個問題的答覆,變得更加真誠。因為只有如此,你才真正放棄了改變主意的權利。當你不再改變主意時,其餘的問題才真正有了答案。

為 什麼你還不確定其餘的問題都有了答覆? 如果你已經答覆了,還需要一再的被反問嗎? 直到你作出最後的一個決定,答覆是模擬兩可的。因為你回答「是」的時候,並沒有覺知那個「是」必須意味著不是「否」。沒有人會作違反自己幸福的決定。但 是,如果他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,他可能會如此。而且,如果他自覺的幸福始終變化不定,一會兒這樣,一會兒那樣,一會兒又來個無中生有的不可捉摸的陰影,他 是會決定抵制自己的幸福的。

難以捉摸的幸福,或因時間和地點而變化不定的幸福,是沒有意義的幻覺。幸福必須是恆定的,只有放棄變化無常的 希望,才能獲得幸福。喜悅無法被覺知,除非透過恆常不變的真見。而恆常不變的真見,只可能賦予那些希望恆常不變的人。上主之子的渴望的力量,證明了他視自 己為無助是錯誤的。渴望你真正想要的,你將注視著它,認為它是真的。沒有一個念頭不具釋放或殺傷力。沒有一個念頭離得開思想者的頭腦,並對他毫無影響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