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

1.2 奇蹟動力的扭曲 ~ 之四

上主的安寧,超越理解,守護你的心,從現在到永遠。

這裡只要增添兩個簡短的說明:

(1) 先前你聽寫上嚴重的困擾,來自於遠古時期,你濫用自己的優異抄寫能力。你將所抄寫的東西秘密收藏,好處未曾與大家分享,剝奪了它奇蹟的潛能,變成私人財產。這很像性衝動和占有慾的混淆。有些原始手稿仍然在寺廟裡。這就是為什麼你很害怕提到亞特蘭大【譯者註:傳說沈沒於大西洋的島嶼】。比爾有他自己的原因。

(2) 對 Rosie 要非常細心的保持你奇蹟思維的態度。她曾經傷害過你倆,所以她現在是你們的僕人。但她很有福氣,因為她視服務為喜悅的泉源。讓她好好的照顧你的生活,就是幫助她矯正過去的錯誤。

(關於海倫的特別啟示 ~ 刪除1)

海倫關於過去記憶的問題。答復:只要你永遠記得,你從未因為任何人做的任何事而受到傷害,就沒有危險。

記住,想要獲得安寧,唯有完全的寬恕。你以前從未真正想要安寧,所以不需要知道如何獲得安寧。這 “需要才給” 的原則,早由救贖計劃制定,而且遠在 CIA【譯者註:美國中央情報局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透露任何資料。】之前。

除非他想要,或相信他需要,沒有人會去獲取任何知識。心理學家不必學習「需要的分類與等級」,但和所有的人一樣,他得瞭解自己的需要。

這會是唯一關於 “匱乏” 概念的筆記。雖然上主的創造中,沒有這個概念,但它卻非常明顯的存在於人的創造中。這是兩者根本的差別。

依定義,「需要」暗示匱乏。這關係到意識、或潛意識 (有時很幸運的是超意識) 認為,如果換一個情況,你會過得比現在好。

分離之前 (分離是比墮落好的詞),沒有匱乏。意思是,人根本沒有需求。如果他不剝奪自己,他根本不會體驗到匱乏。

分離之後,需求成為人類行動最強有力的動機。所有行為,實際上皆源於需求的刺激,但行為本身並不是神性的特質。身體是行為的途徑。(你可以問任何一個行動主義者,他是正確的。)

你告訴你的學生:如果不認為會有好處,沒人會願意站起來,走到另一個地方去。你說的非常真實。

相信會 “更好”,是人的行為機制。這就是聖經所說的 “觀其舉止認識其人”。

人將自己的需求分「類別」與「等級」,並依此行動。而這些等級,取決於他的自我覺知,也就是,他認為的匱乏。因此他決定了自己所需要知道的。

與上主的分離,是唯一他真正需要改正的匱乏。如果他沒有扭曲對真理的覺知,分離就不會發生,也就不會有匱乏感。

任何需求的分類概念都源於,他已經將自己分割成各種不同層次,有著不同的需求,這是根本的錯誤。如果他沒有與上主隔離,他是完整的個體,因此他的需求也相應地成為一個。只有分離者,才會對此混淆。

自己內在的整合,不會 (足以?) 改正匱乏的謬論,但將改正需求的謬論。(謝謝你依照指示而寫。) 一致的需求產生一致的行動,因為它去除矛盾。

需求的分類概念,來自於原始錯誤的延伸,這個錯誤需要先被更正,層次的錯誤才有可能被修改。一個分裂成不同層次的人無法有效地運作 (或表現)。但既然如此,就必須有從下往上的修正。

因為他現在是在空間中運作,“上” 和 “下” 具有其意義。當然,最終空間和時間一樣,都無意義。這觀點實際上是對時空的信念。物質世界之所以存在,是因為人能利用它來更正自己原本的懷疑,也是這懷疑使他置身於物質世界。只要他明白自己無所需,這整個設置都是多餘的。

現階段來說,人並不能安全的控制自己對訊息的需求。這由我來掌控會更好些。就是這樣。

(比爾提出,在目前的情況下,關於性的具體問題) (海倫提出關於過去世的問題,前面已經回答了。)

我非常願意回答另一個問題,因為適用於目前的情況。你和比爾兩人,不適當的選擇了自己現在的性伴侶,你們將必須彌補這些關係中所缺乏的愛。

你們選擇了他們,正是因為他們不能滿足你們的幻想。並不是因為你們想摒棄或戒除幻想,而是因為你們害怕這些幻想。你們把伴侶當成避免恐懼的護身符,但你們倆仍繼續 “四處找尋” 沉溺於幻想的機會。

“完美伴侶” 的夢想,是企圖找尋外在的整合,而保留內在的矛盾。

在這方面,比爾錯的比你少,主要是因為他更害怕。他在神經質的絕望中,摒棄了希望 (找到一個完美的伴侶) 。但你堅持這希望是正當的。因此,你倆都沒有正確的思維。

如 前所述,本質上同性戀比異性戀更冒險 (或容易發生錯誤),但兩者都可能在同樣虛假的基礎上進行。這虛假的基礎,可以從伴隨的幻想中明顯的看出。同性戀總是帶著對自己或伴侶的錯誤覺知,通常是 對兩者。性交或任何其它性行為都不是幻術。但是相信身體動作的價值,卻是對幻術的信念。你們既沒有創造自己,也沒有控制你們的創作。把自己的覺知分成不同 的層次,你們為身體形象的扭曲開闢了道路。

愛的匱乏 (或不完美的需求) 所導致的選擇對象 (不是物體),在現存架構內可以被改正,但必須是為整體進步的更大利益。這種情況之所以不可靠,主要是因為人們難以抗拒去滿足幻想。目前,在這情形之下, 竭盡你的所能,大概是最好的改正措施。任何原因所形成的任何關係,都是你的責任。

如果轉移自己的需求,對方的需求也會有某些相應的轉移,這是有利的,既使你的伴侶最初被你吸引,是因為你對他的不尊重。與學習者的感知完全無關的教學方法,通常只會帶來混亂。改變,取決於新舊之間某些可理解的共通點。

人 無法控制恐懼的影響, 因為他創造了恐懼,也相信他所創造的。不是內容,但在態度上,人相似於他的創作主,祂對創作物有完美的信念,因為祂創造了他們。所有創作基於信念,對創作 物的信念導致它的存在。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人可以相信一些在別人看來不是真實的事。因為他創造了它,所以對他來說是真實的。

所有的恐懼來自顛倒的覺知。真正有創意的人致力於改正這個錯誤。神經質的人致力於妥協。精神病的人把自己的錯誤當真,而逃離實相。因為他堅決的否定實相,很難通過一般的方式使他得到解脫。

42. 奇蹟不分別錯誤覺知的程度。奇蹟是矯正覺知的工具,它的效力與錯誤的程度或方向無關。奇蹟真正不歧視。

基 督控制的奇蹟,選擇性只在於導向,導向那些能夠使用奇蹟的人。因為他們會把奇蹟延續給別人,形成一條非常堅固的救贖鏈子。基督控制完全不理會奇蹟的大小, 因為大小的概念只存在於虛幻的世界。奇蹟是用於恢復實相,如果奇蹟受限於虛幻的錯誤法則,便毫無效用。只有人會犯那種錯誤。是他自己的錯誤信念造成這 “愚蠢到底” 的例子。

在「否定」的真意可以被了解與放下之前,必須先瞭解,人的創作意志之力量和效用。否定不僅僅是反駁、對立。否定是正面的消除 。錯誤的創作根本不存在於真實創作的層次,雖然它的創作者信以為真。

沒有留言: